上海市奉贤区博物馆简介 发布时间:2023年05月09日

上海市奉贤区博物馆,始建于上世纪60年代,2019年5月16日新馆正式投入运营。博物馆位于上海之鱼--金海湖畔,整体建筑由日本建筑师——藤本壮介设计,造型由三个相互连接而又相对独立的单体组成,外立面以铜格栅和玻璃幕墙相结合,使建筑内外自然过渡连接。建筑设计概念是将“上海之鱼”丰富的绿化水系所形成的自然优势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意境相融合,创造出一个具独特魅力与亲和力的展示空间。

新馆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建筑主体由三个相互连接而又相对独立的空间构成。相互独立的三个椭圆建筑通过屋顶的公共绿化及环形通道、二层连廊、一层的景观水系和公共空间层层连接,尤其是屋顶连绵起伏的坡度变化既呼应了城市规划中高度的控制又减轻对周边环境的压力,形成富有趣味的公众活动场地。

奉贤博物馆目前整体运营区博物馆、言子书院、沈家花园,以“一体两翼”三线联动模式,形成差异化发展。新馆作为主体,集历史、考古、人文、艺术于一体,是了解和展示奉贤乃至上海地区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言子书院和沈家花园分为“两翼”,各自承载着独特的文化使命,奉博的功能与定位日趋完善。

 

 

历史厅展览陈列面积约1560平方米,由序厅、奉贤简史、奉地而业、奉业而市、奉民而事、奉国而争以及尾厅七大板块构成。主要讲述奉贤历史发展进程、盐棉渔等产业兴盛、市镇贸易繁华、贤人贤事以及抗倭抗战等。整个展览以故事点串联起贤文化线,呈现奉贤自新石器时代冈身薪火开始,历代贤人相续,市镇逐兴,重德兴文,形成的敬奉贤人、见贤思齐的文化传统。 

海塘厅展览陈列面积约1320平方米,由序厅、千年海塘、筑塘安澜、奉贤海塘、尾厅五大板块构成。展览以奉贤华亭东石塘为载体,主要由为何修筑海塘、如何修筑海塘的认识逻辑展开,解读海塘修筑原由、全国海塘遗迹、修筑技术演变发展,重点表现海塘对奉贤乃至整个上海地区社会、经济等方面发展的影响。

除常设展厅外,奉贤博物馆另有800平方米、240平方米大小两个临展厅常年举办展览。新馆对外开放后,陆续推出了数个重磅临时展览,包括雍正故宫文物大展、古蜀之光——三星堆·金沙遗址出土文物大展、与天无极——陕西周秦汉唐文物精华展、巧同造化——中国古代科技文物精华展等,并配套推出系列教育及互动体验活动。积极走出博物馆,将展览和活动带入校园、商场及社区等,发挥多阵地多渠道的传播优势,接待观众突破40万人次/年。

为加强馆内核心竞争力,提升学术研究水平,2021年上海市奉贤区博物馆文物保护和修复中心筹建成立,下设纸制品保护和修复、油画保护和修复两个工作室。2022年2月取得上海市文物局颁发的《可移动文物修复资质》证书,业务范围涵盖书法、绘画、古籍善本、碑帖拓本、档案文书、油画等,并承接国内外各大博物馆馆藏及社会文物、艺术品的委托修复。

 

目前,奉贤博物馆馆藏文物近万件,参考品3000余件,类型包括纸质类、金银玉器类、陶器类及杂项。作为一个综合类博物馆,奉贤博物馆旨在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说好奉贤历史,讲好贤文化故事,办好常设展览,不定期引进国内外优秀展览,为市民群众持续提供高品质展览活动。

奉贤区博物馆文物保护与修复中心致力于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奉贤博物馆综合科研实力,立足于纸制品保护修复、油画保护修复,组织了各类非遗宣传、体验、展演活动,面向各大高校、社区开展主题讲座、专业课程等活动。近年来获得国家级专利5项,省部级课题1项,国家级奖项1个,中心参与编写书画修复项目《全国文物修复师职业教材》、参与翻译出版《艺术品检测分析技术手册》,举办展览、论坛、交流会等学术及公益活动若干场,在国内油画修复专业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力,得到了国内外文博机构的肯定与好评。

参观信息

开放时间

周二至周日9:00--16:30

(16:00停止入馆)

闭馆时间

每周一闭馆,节假日除外

地址

奉贤区湖畔路333号

咨询电话

021-37136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