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子书院简介 发布时间:2023年09月22日
言子书院坐落于奉贤新城中央生态林地,比邻九棵树未来艺术中心,总用地面积2113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470.5平方米,是一座包含社教,研学,展览、学术交流等复合功能的文化建筑,也是奉贤新城重要文化地标。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先生设计,以“言子的传学之路”作为建筑空间秩序设计理念,打造集文化诗意为一体的“水庭文院,诗意之境”。
奉先贤之礼,塑文雅之堂。言子书院的由来与先贤言偃南下讲学的传说有关。南方夫子,崇文尚和,礼乐教化,千载思贤。相传,孔子唯一的江南弟子言偃晚年时遵循孔子遗训南返传道,将儒学思想、礼乐典章教化江南,为后世称颂。据清代乾隆志记载,雍正四年奉贤设县时,以此传说,起名奉贤,言子的礼序哲思也成为了奉贤“见贤思齐”的根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2017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就奉贤代表讲到弘扬家文化的崇奉先贤,见贤思齐时,提问说:“这是不是奉贤的由来?”总书记之问,开启了新时代奉贤尊崇贤道,见贤思齐的新篇章。
在言子书院中我们能看到儒家文化的诸多烙印,礼仪广场、见贤前庭、思齐水院和贤人厅由一条南北走向的主轴线串联,秩序井然,正还原了圣贤言子南下传道授业之路。
书院整体采用了白色大理石,凸显先贤圣洁的人文气质,建筑坐落于一片盎然绿意中,体现了江南文化的清新雅韵,营造出空间美学意境。“先贤礼”的秩序感、“江南调”的意境美,从中华文化与东方哲学的角度,对新时代奉贤城市发展与人文精神做出诠释与展望。
庄严伟岸的言子形象,配合以开阔的广场空间,营造出包容与开放的思想氛围,在兼收并蓄中体现先贤儒雅与谦逊的气质。
见贤前庭以“天人合一”的思想作为设计理念。顺天道,与天地参,体现和谐发展的自然生态观。空间布局以传统江南园林为蓝本,以谦虚的姿态融入整体环境中,池水悠悠,素雅小道、廊桥水台,共同描绘出一幅江南画卷。
“夫水者,君子比德焉。”在儒学中,水是儒家思想的重要象征,我们通常认为水是儒学中君子道德与智慧的体现。我们也将“水”融入了言子书院,见贤前厅的水面走道,两侧的流水就像涓涓流淌的思想。“水动则为涧、为溪、为江河;静则为池、为潭、为湖海”,水可包容万物,儒学之仁、儒学之智,由此可见。
思齐水院将河流重新规划,体现出“院中有水,水中有院”的美感,在空间艺术与功能使用上精妙融合,营造出清澹雅正的文化境域。在观礼先贤的展厅,我们可以一览言子的生平事迹;还可以在学子课堂、言子讲堂、书屋习教先贤文化。同时,茶室、交流厅营造出风雅成趣的多重空间,以书院气质传道受业解惑,馨香育人。
贤人厅是整个言子书院的升华之所,也是整个空间序列的高潮。汲取中国传统“木牍竹简”文化,与现代建筑手法相结合,简牍吊顶与立面百叶在光影中相合共生。
回溯二千五百余载光阴,言子作为孔门十哲、唯一江南弟子,遵循先师遗训南返传道,将儒学思想,礼乐典章教化江南,兴“文开吴会”“道启东南”之始,开“崇奉贤良”“见贤思齐”之风。言子以勤学好问,穷根究底的治学精神,勇于实践,创新探索的思想意识,爱民重才,重本轻末的治国理念著称于世,尤以在《礼学·礼运》中阐述并传承孔子的“小康”“大同”思想,而为后人所称颂。这些简牍仿佛记录了言子的言行语录,身处其中,崇敬之心油然而生。
书院内设有常设展览、临时展厅、多功能厅、教学教室和国学体验室等文化空间,以“道启东南”常设展陈传播言子生平事迹与南下讲学经历的同时,亦可承担各类主题主题展览、学术交流、讲座论坛、研学课程等文化社教活动,满足不同文化需求,实现文化交流互鉴。精心打造的“子游书房”与“那里茶坊”休憩空间,则以传统的中式氛围,为观众提供阅读休憩、体验传统、感受茶香的静谧空间。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16:30(16:00停止入馆),每周一闭馆,节假日除外。
“那里茶坊”开放时间为9:00-20:00(16:00后观众可通过书院东三门进出茶室)
场馆地址:奉贤区望园路600弄97号
咨询电话:021-3759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