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奉贤博物馆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20日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深化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奉贤博物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深挖“贤文化”底蕴,奋力走好“奉贤美、奉贤强”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一、坚持党建领航,聚焦“政治引领”,坚持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打造党建特色品牌

坚定理想推动主题教育。紧紧围绕“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把理论学习贯穿始终,开展调查研究及大走访,推进为民办实事项目。

深度融合擦亮党建品牌。“奋斗吧”定期开展文明宣讲、志愿服务、城市探访等文化传播活动。打造“大思政课”建设联盟,探索大中小学一体化推进“大思政课”建设长效机制。

提升服务推动文明创建。23年3月荣获全国巾帼建功先进集体,同时积极推进全国文明单位创建,激发全馆职工投入创建工作的主动性,及时挖掘和报送文明单位创建中的成功做法和经验,不断深化创建工作的辐射力和影响力,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

二、坚持稳中求进,聚焦“以物论史”,深入推进文物保护和考古发掘,增强区域文化自信

考古挖掘寻根探源。配合上海博物馆做好奉贤华亭海塘的考古工作,完成前期调查、勘探、发掘。配合开展南枫线建设的前期文物点及考古勘探。配合完成柘林遗址考古挖掘工作,举办“奉海荣光”柘林遗址考古成果展,增强文化自信。

文物保护久久为功。完成全区的野外文物调查,全面梳理文物资源的基本情况、存在问题和安全防范风险并摸查尚未上报的新文物发现情况,形成专项保护计划。举办第二届中国油画藏品现状与保护论坛会,开展《一幅油画的重生》巡展工作。开展7期公益民间文物鉴赏活动,参与人数共计150余人次,向群众普及文物收藏鉴赏知识,提高全民参与文物保护的意识。

文物修复打造亮点。文物保护与修复中心成立以来已申请获批国家级专利5项,发表国内外核心期刊10余篇。修复中心牵头人秦威威获2023年度上海工匠。完成非遗-锔瓷项目的资金审批申报、上海市传统技艺-纸质修复的非遗传承项目申报。开设3个非遗书画修复技艺授课班,以“师带徒”做好“传帮带”,做好修复人才培养。完成书画装裱与修复共计109件,录制7节全国文化云平台课程,学习人数近万人。

三、坚持品牌精品,聚焦“能级更高”,做实有序开放和优质服务,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

精品展览持续引流。策划品质展览,举办“奉海荣光”柘林遗址考古成果展、“丹甲青文——中国汉字文物精华展”、“天下一家”2023年上海国际纸艺术双年展,全年接待参观总人数约65万人次。其中“丹甲青文——中国汉字文物精华展”入围2023年度“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项目。

优质活动向美而行。积极响应“社会大美育”建设,以全民、全过程、全龄段美育打造奉博美育品牌。结合馆内展览,开展“博物馆里过大年”、“国宝讲述人”、“小小讲解员”、“奉博讲堂”等品牌教育活动,以“研学式”“体验式”“沉浸式”为关键词,以多样化的形式满足不同人群需求,全年共举办社教活动506场,参与约30万人次。

宣传矩阵多元推广。创意运用微信、抖音、视频号、小红书等新媒体平台,多渠道、多平台持续开展推广和宣传,2023年奉博微信公众号共计发布图文165篇,阅读量50万次。微信视频号发布视频29条,播放量1万次。抖音平台发布短视频30条,播放量81万次。

四、坚持内涵外延,聚焦“一体两翼”,打造文化地标形成错位发展,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

奉贤博物馆整体运营区博物馆新馆、言子书院、沈家花园,以“一体两翼”三线联动模式,形成差异化发展,更好服务奉贤文博建设。

打造文化新殿堂。在言子书院的开院筹备中,全馆一盘棋、上下一条心,圆满完成了前期开办筹备、运营团队对接、压力测试、开幕式统筹等工作。开院3个多月,已接待观众4万余人次,开展言子讲坛、半日营等传统文化传承体验活动58场次,参与人次1800余人,成为市民休憩、研学、互动的“文化殿堂”。后续将继续积极推动书院的教化功能,确定以“社会教育,研学课程,研究成果,展示展览,驻场活动”等五个版块为主要内容的言子书院项目品牌。

焕新百年老建筑。沈家花园有序开放“回望南梁——南桥历史回顾展”;结合“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筑可阅读”,举办“寻迹南梁·城市考古”活动、城市文化讲坛系列活动等活动23场,参与人数近千人;完成奉贤人文历史名家口述史纪录片;举办南梁艺集聚集了来自不同领域的艺术家和手工艺匠,参与人数5000余人,线上覆盖曝光200万人次。沈家花园微博、B站、小红书、学习强国等平台全年累计发布信息50余篇。

新的一年,区博物馆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把握新形势新任务,展现新气象新作为,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努力为文博事业发展,为实现“奉贤美、奉贤强”战略目标不断作出新贡献。